博客
;

曹中铭 08-01

中弘股份三大“死穴”:盲目并购 治理紊乱 大肆举债

浏览量:0

10月16日收盘后,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2018年10月16日收到公司董事长王继红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及董事、总经理张继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在中弘股份面临着生死的紧要关头,董事长与总经理双双辞职,无疑会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

今年8月15日,中弘股份股价首次跌破1元面值,此后曾连续15个交易日股价都在面值下“潜水”。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如果中弘股份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将会被终止上市。至9月5日,中弘股份报收于1元,也暂时摆脱了退市的风险。但此后截至10月16日,中弘股份股价又均低于1元,市场形容中弘股份离退市只差8个小时。17日,中弘股份股价跌停,报收于0.82元。意味着即使下一个交易日该股涨停,其股价也低于一元面值。至此,中弘股份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面值已经“被注定”,也将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条款。中弘股份将成为A股上市公司首家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而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而且,在强制退市后,以上市公司目前的基本面状况,要想实现重新上市,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中弘股份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完全是其咎由自取的结果。王永红是中弘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他全资持有中弘卓业集团公司,2008年中弘股份通过借壳“ST科苑”实现上市。王永红通过中弘卓业持有中弘股份26.65%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跻身于资本之后,本来以地产作为主营业务的中弘股份,开始在资本市场上腾挪,并实施了一系列并购,如先后收购了H股的中玺国际(前称卓高集团)和开易控股(KEE),接着又拿下新加坡上市公司“亚洲旅游”和境外高端旅游服务商AK公司。但一连贯的收购行为,并没有给上市公司带来明显收益。此后随着徐翔案爆发与楼市调控全面开启,中弘股份在地产和资本市场上均遭重挫。显然,盲目并购浪费了中弘股份的资源,也埋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中弘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紊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016年徐翔案发后,王永红辞去董事长职务,由其哥哥王继红接任。但实际上,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均并非董事会说了算,而是受王永红把控,董事会无异于形同虚设。最重要的例证莫过于王永红未经上市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就私自伙同财务总监刘祖明将61.5亿元的巨款支付给了海南的一家公司。而且,对于如此重大事项,中弘股份直到半年后才披露。

大肆举债成为压垮中弘股份的另一根“稻草”。比如中弘股份山东项目曾向中建投信托借款14.8亿元,东方资管集团旗下三家公司曾分别贷款给中弘海南项目、北京中弘大厦、天津项目60亿元、10多亿元、10多亿元。此外,国资公司华融也曾贷给中弘数十亿元。如此巨额的贷(借)款,其背负的财务成本也着实不低。

为了脱离债务泥潭,此前中弘股份曾启动三次重组。第一次为与深圳港桥的债务重组。深圳港桥为中国港桥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港桥的背后则是华融集团。随着华融集团董事长赖小民东窗事发,重组失败。第二次重组对象为新疆佳龙,但该公司净资产不过2.85亿元,并不具备重组实力。第三次重组对象则为加多宝,最后变成了一曲闹剧。

盲目并购、公司治理紊乱、大肆举债,最终成为中弘股份的三大“死穴”。中弘股份今后要想重回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依靠自身显然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将希望寄托于并购重组。而在重组方的选择上,则必须是有实力的重组对象。根据上市公司最新披露的公告,中弘股份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为50.84亿元。而且其主业停顿,资金紧张,在建地产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重组方没有一定的实力,是无法化解其债务危机的。

中弘股份的投资者将何去何从,显然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由于摘牌前还会有退市整理期,以利于投资者退出。而基于退市后的巨大不确定性,投资者应保持高度警惕。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或许可以轻仓赌一把今后的重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建议通过清仓的方式来防范个中的风险。

更多详情

   你看不到的秘密,都在财视APP

请登录后收藏

确定

用户未登录,请登录

分享到

取消
X

使用更方便哦!不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