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足矣
毫不夸张地说,A股市场20余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上市公司的“圈钱史”,中小投资者的“亏损史”,制度建设的“完善史”,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史”。正是由于制度建设、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保护等多方面存在漏洞与缺陷,中小投资者才在市场中处于最弱势的地位,从股市中获取“收入”确实是太难了。
今年初,高层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称,相关部门将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落实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这些要做到其实并不难,问题的关键在于落实与执行。
自上一轮大牛市行情以来,A股除了2009年在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助力下出现了一波上涨外,近几年来走势一直低迷。即使是今年创业板表现神勇,但更多的是“先知先觉”者与大小非的盛宴,而沪深主板仍然乏善可陈。股市10年“零”涨幅以及连续三年“熊霸全球”的尴尬,至少说明期间投资者无法从股市中获取收入,相反亏损累累的投资者数不胜数。也正因为如此,股市上演了18年老股民愤然清仓离场的悲剧,也有众多投资者纷纷以销户的方式与之诀别。投资者远离股市的背后,是其陷入无法从市场中获利的困境,更是投资者对股市丧失信心的表现。
对于A股市场的弊端,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中更多偏重于融资,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重视不够,形成了融资者强、投资者弱的失衡格局。中小投资者既然是弱者,利益受损、被人宰割是其必然的宿命。
事实上,对于股市投资,如果有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投资者早就心满意足了,然而,A股更适合融资而不适合投资,投资与回报严重不对等。“圈钱市”的背景下,投资者只有通过投机的方式博取差价来获取收益,进而导致市场投机疯狂,并不断放大着投资风险。
对于股市投资者而言,增加财产性收入离我们还太远。曾经渴望以投资股市的方式分享宏观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成果没“分享”到,反而导致财富快速缩水。这就是A股市场的现实,也是广大中小投资者所处的环境。
要想投资者有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首先要对现行新股发行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方面强化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杜绝“三高”发行,另一方面要对新股发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严厉打击。
其次,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分红回报股东。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不能仅仅依靠其“自觉”行动,制度建设更重要。建议将上市公司再融资与现金分红紧密挂钩,不仅“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作为门槛之一,更要将累计分红总额占前次融资的比例作为再融资的条件,可规定如果累计分红总额不达到前次融资额的50%的,取消其再融资的资格。若此,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必然会积极起来。
其三,严厉打击市场投机行为,建议禁止借壳上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亦必须参照上述再融资的规定,只有现金分红达到一定的比例,才允许其实施资产重组。如此,投资者热衷于炒小、炒差、追捧借壳与资产重组的热潮必然受到抑制,市场虚高的估值将下移,也有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本博已参加2013年十大财经博客评选活动,请大家投我一票,谢谢支持!